Arch Linux + KDE 的安装和配置

此教程版本较旧,尚未更新。建议对照 Arch Linux 官方文档进行阅读!

如果遇到任何问题,请优先查阅Arch Linux官方文档ArchWiki

安装Arch Linux

Arch Linux的安装流程,主要参考Arch Linux官方文档Installation guide - ArchWiki

安装前准备

下载安装镜像

Arch Linux 清华源,下载ISO安装镜像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

验证签名

在下载安装镜像的相同网址,下载PGP签名文件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.sig,并复制到ISO镜像所在的文件夹。使用GnuPG工具,验证安装镜像的完整性:

1
gpg --keyserver-options auto-key-retrieve --verify 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.sig

刻录镜像

Windows系统下使用rufus软件,将安装镜像刻录到U盘中。

Linux系统下使用dd命令,刻录镜像。

正式安装

进入安装环境

重启电脑,进入BIOS界面设置首选启动项为U盘。从U盘启动,进入安装环境。

验证启动模式

1
ls /sys/firmware/efi/efivars

如果能够正确显示路径信息,无错误提示,说明启动模式为UEFI。

连接网络

验证网络连接:

1
ping baidu.com

如果是有线网络,应该会自动连接。

如果是无线网络,执行iwctl进入iwd提示符(执行exit退出提示符),并执行:

1
2
3
4
device list # 列出网卡设备,将下列命令的<device>更换为你的网卡设备
station <device> scan # 扫描可用无线网络(该命令无输出)
station <device> get-networks # 显示扫描的结果
station <device> connect <SSID> # 连接无线网络,将<SSID>更换为无线网络的SSID

更新系统时钟

1
timedatectl set-ntp true

更新系统时钟后,可以执行timedatectl status检查。

硬盘分区

推荐使用cfdisk进行硬盘分区。执行cfdisk /dev/<disk-name>进入硬盘分区界面。参考分区表如下:

分区 Partition 文件系统 File System 大小 Size 挂载点 Mount Point
/dev/sda1 EFI System Partition 300 MB /mnt/boot
/dev/sda2 ext4 20 GB /mnt
/dev/sda3 Linux Swap 8 GB [SWAP]
/dev/sda4 ext4 剩余空间 /mnt/home

分区完成后,可以执行cfdiskfdisk -llsblk -f等命令检查分区情况。

格式化硬盘分区

1
2
3
4
mkfs.fat -F 32 /dev/<efi_system_partition> # 参考分区下<efi_system_partition>为sda1
mkfs.ext4 /dev/<root_partition> # 参考分区下<root_partition>为sda2
mkswap /dev/<swap_partition> # 参考分区下<swap_partition>为sda3
mkfs.ext4 /dev/<home_partition> # 参考分区下<home_partition>为sda4

挂载硬盘分区

1
2
3
4
mount /dev/<root_partition> /mnt # 参考分区下<root_partition>为sda2
mount --mkdir /dev/<efi_system_partition> /mnt/boot # 参考分区下<efi_system_partition>为sda1
swapon /dev/<swap_partition> # 参考分区下<swap_partition>为sda3
mount --mkdir /dev/<home_partition> /mnt/home # 参考分区下<home_partition>为sda4

挂载硬盘分区时,必须首先挂载Root分区,然后才能挂载ESP分区。否则,/mnt/boot会发生冲突,导致出错。

更换镜像源

1
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
在文件最顶端添加:

1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

安装系统必需软件包

1
pacstrap /mnt base linux linux-firmware

系统初步配置

生成Fstab文件

1
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
执行cat /mnt/etc/fstab,检查是否正确。如果不正确,可以尝试手动修改,参考Fstab - ArchWiki。修改完成后,可以执行systemctl daemon-reload,进行刷新。

Chroot

1
arch-chroot /mnt

设置时区

1
2
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hwclock --systohc

本地化设置

安装vim,然后执行:

1
vim /etc/locale.gen

en_US.UTF-8 UTF-8zh_CN.UTF-8 UTF-8取消注释。然后执行locale-gen命令。

1
vim /etc/locale.conf # 新建locale.conf文件

添加LANG=en_US.UTF-8

配置网络

1
vim /etc/hostname # 新建hostname文件

添加主机名,例如:myhostname

1
vim /etc/hosts

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3
127.0.0.1 localhost
::1 localhost
127.0.1.1 myhostname.localdomain myhostname # 将myhostname更换为自己的主机名

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

执行passwd,并输入要为root用户设置的密码。

安装和配置GRUB

安装grubefibootmgr,执行:

1
pacman -S grub efibootmgr

执行lsblk -f,检查EFI System Partition的挂载点,确保其已被成功挂载。如果没有成功挂载,检查Fstab文件和挂载硬盘分区的顺序。

在以下命令中,用该挂载点代替<esp_mount_point>

1
2
3
# 参考挂载点下,<esp_mount_point>为/boot,注意并非/mnt/boot
grub-install --target=x86_64-efi --efi-directory=<esp_mount_point> --bootloader-id=GRUB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
注意检查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命令的输出,应该包含以下信息:

Found linux image: /boot/vmlinuz-linux
Found initrd image: /boot/initramfs-linux.img
Found fallback initrd image(s) in /boot: initramfs-linux-fallback.img

如果无上述信息,说明安装出错。可以检查Fstab文件和挂载硬盘分区的顺序。

安装网络工具和文本编辑器

1
2
3
pacman -S iwd dhcpcd # 网络工具
# 或者安装networkmanager,使用nmcli或nmtui配置,该工具为KDE plasma所需组件
pacman -S vim # 文本编辑器

如果不安装网络工具,新系统将无法联网。如果进入新系统后,发现忘记安装网络工具,解决方法如下:

重启并再次从U盘启动,进入安装环境。执行:

mount /dev/<root_partition> /mnt # 参考分区下<root_partition>为sda2
arch-chroot /mnt
pacman -S iwd dhcpcd

继续进行以下重启步骤,进入新系统。

重启

1
2
3
exit # 退出Chroot
umount -R /mnt # 解除硬盘挂载
reboot # 重启并进入新系统

重启后简单配置

连接网络

有线网络
1
2
systemctl start dhcpcd.service # 启动dhcpcd服务
systemctl enable dhcpcd.service # 开机自启动dhcpcd服务
无线网络
1
2
3
4
systemctl start iwd.service # 启动iwd服务
systemctl enable iwd.service # 开机自启动iwd服务
systemctl start dhcpcd.service # 启动dhcpcd服务
systemctl enable dhcpcd.service # 开机自启动dhcpcd服务

执行iwctl,连接无线网络。

添加普通用户

1
2
3
4
useradd -m username # 添加用户名为username的用户
passwd username # 为用户username设置密码
# 添加用户的更多选项
# useradd -m -G additional_groups -s login_shell username

为新添加的普通用户设置root权限:

1
2
pacman -S sudo
vim /etc/sudoers

打开/etc/sudoers文件后,在root ALL=(ALL:ALL) ALL一行下,添加username ALL=(ALL:ALL) ALL

执行exit退出root用户的登录,并登录username用户。

至此,Arch Linux已经完成安装。

安装KDE桌面环境

Arch Linux安装完成后,为了方便使用,可以选择安装桌面环境或窗口管理器。常用的桌面环境有KDE Plasma、GNOME、XFCE等,可以查阅Desktop environment - ArchWikiWindow manager - ArchWiki获取更多信息。

下面安装KDE Plasma桌面环境。

安装显示服务器

1
sudo pacman -S xorg

安装KDE软件包

1
sudo pacman -S plasma kde-applications

显示管理器

选择是否安装显示管理器,进行对应步骤。

安装显示管理器

1
2
sudo pacman -S sddm
systemctl enable sddm.service # 开机自启动sddm服务

安装显示管理器后,在开机时会有图形登录界面,比较方便。

不安装显示管理器

如果不安装显示管理器,需要进行以下配置:

1
cp /etc/X11/xinit/xinitrc ~/.xinitrc

执行vim ~/.xinitrc,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export DESKTOP_SESSION=plasma
exec startplasma-x11

配置完成后,可以在开机后,手动执行startx进入桌面环境。

如果需要在登录后,自动执行startx,可以选择进行以下配置:

打开你所使用的Shell的启动配置文件,例如:如果使用bash,则执行vim ~/.bash_profile;如果使用zsh,则执行vim ~/.zprofile。也可以打开Shell的全局启动配置文件,执行vim /etc/profile

在Shell的启动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3
if [ -z "${DISPLAY}" ] && [ "${XDG_VTNR}" -eq 1 ]; then
exec startx
fi

执行echo $SHELL可以查看当前使用的Shell

执行chsh -l可以列出可用的Shell

执行chsh -s <full_path_to_shell>可以改变使用的Shell

查阅Bash - ArchWikiZsh - ArchWikiCommand-line shell - ArchWiki了解更多内容

进入桌面环境

重启后,进入桌面环境。

更多配置

安装Git

1
sudo pacman -S git

添加Arch Linux CN源

执行vim /etc/pacman.conf,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[archlinuxcn]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archlinuxcn/$arch

然后执行:

1
sudo pacman -S archlinuxcn-keyring # 导入GPG key

AUR

安装AUR软件仓库中的软件包,有以下两种方法。

手动安装AUR软件包

访问AUR,获取所要安装的软件包的Git Clone URL。进入合适的目录,执行命令:

1
2
3
git clone <git_clone_url> # 将<git_clone_url>更换为所要安装软件包的Git Clone URL
cd <package_name> # 将<package_name>更换为所要安装软件包的名字,进入软件安装包目录
makepkg -si # 安装软件包

使用AUR助手

可以按照手动安装AUR软件包的方法,安装yay或其他AUR助手。参考:GitHub - Jguer/yay

使用yay安装软件包:

1
yay -S <package_name> # 将<package_name>更换为所要安装软件包的名字

安装中文输入法

此处选择安装fcitx5输入法框架:

1
sudo pacman -S fcitx5-im # fcitx5-im包含fcitx5、fcitx5-configtool、fcitx5-gtk、fcitx5-qt

安装中文输入法:

1
2
3
4
# 选择其中一个安装,或者全部安装
# 推荐仅安装fcitx5-chinese-addons
sudo pacman -S fcitx5-chinese-addons
sudo pacman -S fcitx5-rime

配置环境变量,执行vim /etc/environment,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3
GTK_IM_MODULE=fcitx
QT_IM_MODULE=fcitx
XMODIFIERS=@im=fcitx

如果正在使用GNOME、KDE Plasma、XFCE等兼容XDG的桌面环境,在开机后fcitx5应该可以自启动。

配置环境变量的更多方法,参考Environment variables - ArchWiki

安装字体

1
sudo pacman -S <font_name> # 将<font_name>更换为字体名

配置Shell

此处选择安装并配置zsh为默认Shell。执行命令:

1
2
sudo pacman -S zsh
chsh -s /bin/zsh # 或者chsh -s /usr/bin/zsh

使用Oh My Zsh辅助配置zsh。安装Oh My Zsh

1
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ohmyzsh/ohmyzsh/master/tools/install.sh)"

Oh My Zsh的配置,参考ohmyzsh/ohmyzsh Wiki

推荐主题:robbyrussellagnoster

配置Vim

此处安装并使用neovim。执行命令:

1
sudo pacman -S neovim

neovim的配置文件路径:~/.config/nvim/init.vim

neovim的配置,参考neovim/neovim

安装其他软件包

软件 AUR软件包
Clash clash-for-windows-bin
Edge microsoft-edge-stable-bin
网易云音乐 netease-cloud-music
微信 deepin-wine-wechat
QQ deepin-wine-qq
WPS wps-office-cnwps-office-mui-zh-cnttf-wps-fonts
Typora typoratypora-free
Latte Dock latte-dock
MarkText marktext-bin

安装Clash的注意事项

Clash安装完成后,需要配置全局代理,即设置环境变量如下:

1
2
3
http_proxy=http://127.0.0.1:7890 # 端口号与Clash设置保持一致
https_proxy=http://127.0.0.1:7890
ftp_proxy=http://127.0.0.1:7890

设置环境变量的一种方法:执行vim /etc/environment,添加上述内容。

执行cfw打开Clash

安装微信的注意事项

deepin-wine-wechat依赖Multilib仓库中的一些32位库,但Archlinux默认没有开启Multilib仓库。

执行vim /etc/pacman.conf,取消下列行的注释:

1
2
[multilib]
Include =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
之后更新本地数据库:

1
sudo pacman -Sy

完成上述操作后,可以正常安装deepin-wine-wechat

参考:vufa/deepin-wine-wechat 常见问题及解决

参考

Archlinux最新安装教程:2020-07 - 知乎

Manjaro KDE 调教配置及美化(2022.01.23)- 知乎


Arch Linux + KDE 的安装和配置
https://peoxin.github.io/blog/2022/05/01/Arch Linux + KDE 的安装和配置/
作者
peoxin
发布于
2022年5月2日
更新于
2023年4月6日
许可协议